入春以来,我多次的观看1975年由上影厂拍摄的一部经典故事片《难忘的战斗》。影片讲述解放前夕,江南某城军管会购粮工作队与暗藏的敌特、内奸和武装残匪展开斗争,粉碎敌人卡住城市粮源,颠覆新生人民政权,阴谋被破灭的故事。
反复的观影中,联想到湘西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最后两个顽匪被歼灭,牺牲了不少的解放军和公安战士,心中不由的思绪万千……
我们要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湘西故事,永远记住为解放湘西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
湘西的剿匪战斗拉上最后的帷幕是在1965年3月24日,最后被歼灭的顽匪是一对夫妻,男的是覃国卿,女的是田玉莲。覃国卿是大庸县人(现张家界市永定区),1918年出生在青安坪乡。他的父亲覃新斋,是青安坪一带的恶霸大地主,拥有好几十条人枪,在当地长期为非作歹,称霸一方。
1934年11月,贺龙率领的红军打下大庸城,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覃国卿的父亲在打土豪分田地时被红军处决,家产也全部没收。覃国卿这年16岁,从作威作福的大少爷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让他的心里非常仇恨红军队伍。为了报私仇,他将母亲撇在家里,跑到本地匪帮周占彪民团当了一名土匪,开始了他的草寇生涯,并练就了一手“百步穿杨”、“左右开弓”的好枪法。
1936年,义安乡民团团长石寿丰死了,队伍也散了,覃国卿又投靠身为青安坪联保主任的堂叔覃学吾。
对侄子,覃学吾是蛮照顾的,经常喊他到家里来吃饭,此举却为他埋下了祸根。覃学吾有个漂亮的妻子,色胆包天的覃国卿继而勾搭上堂婶多次在家里厮混。一天,两人正翻云覆雨,被提前回家的覃学吾撞个正着,他一气之下要大义灭亲,没想到覃国卿反应迅速,从床头取出枪,照准覃学吾的头“砰”地就是一枪,转头看到已经吓傻了的堂婶,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开枪将堂婶打死。
覃国卿杀害了堂叔堂婶后,邀了民团几个人投奔了大庸县匪帮覃天宝。覃天宝有60多人和枪,盘踞在青安坪及澧水河岸神堂坪一带,是当地一霸。覃天宝按照匪帮山规将覃国卿提拔为班长,几天之后,覃国卿单枪匹马抢劫了三伙客商,不顾客商哀求将他们全部杀掉,覃天宝很赏识覃国卿的心狠手辣,提拔他当了中队长。
覃国卿成了这一带的山大王。有一次,他入户正在强奸一名妇女,被女方的丈夫发觉了,覃国卿举起手枪说:“是你撞在我的枪口上了。”话音刚落将其打死,强奸之后又将妇女打死。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杀猪还要用盐腌,老子杀个人,比挑根灯草还轻巧。”
到1949年解放前夕,覃国聊在这一带已经当了15年的土匪,有了很强的势力。死在覃国卿枪口下的百姓难以计数,被强奸和霸占的妇女近百人,罪恶累累,罄竹难书,百姓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
1948年3月,覃国卿在桑植县上河溪桃树湾打家劫舍时,路遇一户人家正在迎娶新娘。覃国卿走上去撩开花轿门帘,见新娘子生的面如桃花,便连人带轿强掳而去。回到青安坪的当晚,覃国卿就和她拜堂成亲。这位被抢走的姑娘,名叫田玉莲,当年刚好18岁。
覃国卿不仅给田玉莲优厚的生活,还手把手地教她如何瞄准、打枪、骑马等,田玉莲很快就学会了这些技能。
在覃国卿的影响下,田玉莲逐渐地变成了为虎作伥、杀人不眨眼的女匪首。1949年10月,国民党122军一股西去溃军途经青安坪,覃国卿带领众匪截抢武器弹药。一名青年军官不肯缴枪,一旁的田玉莲无名火起,一枪就打死了青年军官。当场惊呆了所有土匪,她在开枪之后,还学着老土匪的样子,吹散了枪口上的青烟。
从此,田玉莲就经常杀害无辜的老百姓,干尽了坏事。随着覃国卿大肆招兵买马,队伍也迅速扩充到500多人。覃国卿被国民党军队收编为暂编第五师第六团,覃国卿任团长。
1950年1月,解放军141师423团奉命进驻大庸剿匪,许多土匪迫于压力而缴械投降。死心塌地与人民为敌的覃国卿根本没有把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剿匪大军放在眼里,竟变本加厉地带领众匪徒继续作恶。他们阻断交通,杀人放火,祸害百姓,气焰十分嚣张。
据张家界市永定区党史办有关史料记载:1950年3月24日,覃国卿带着土匪在大庸县罗塔乡黄土界村伏击解放军剿匪部队,打死解放军战士22人;又在温塘镇鱼潭打死我解放军战士6人。1950年5月,人民政府为救济百姓,从大庸运5船大米逆澧水而上。覃国卿闻讯,当即吩咐匪徒部署长达3公里长的埋伏。我接应部队中其埋伏,粮船被截,护船的解放军战士13人、工作组、船工9人全部遇难,粮食和船上物资全部被抢光。解放军大队人马出动,才把覃国卿等匪徒赶进深山老林之中,并陆续对其残余匪徒进行围剿,覃国卿与田玉莲跳进红薯洞逃脱。从此,这两个土匪在大庸、桑植、永顺三县交界的深山老林之中,藏身达8年。
1954年6月,覃国卿将一老妇人和村民叶大群一家4口杀害,接着又疯狂地将一名解放军剿匪部队报信的老人杀害,极其残忍地将老人尸首劈成两半。被人发现后,覃国卿、田玉莲又逃回大庸县青安坪乡。由于深山老林中人迹稀少,覃国卿和田玉莲一直躲藏在山洞中,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人发现。
1958年12月,吉首军分区和湘西自治州公安局在大庸县青安坪乡设立剿匪总指挥部,集中解放军、公安人员,动员当地的农民群众,集中力量向深山老林中搜索,历时3个月,仍然没有发现覃国卿和田玉莲的踪迹。
1964年12月30日,青安坪乡青年徐代成吃完早饭后外出砍藤条,直到天黑还没有回家。获悉情况后,公安、民兵、乡民等数十人连夜寻找,发现徐代成就死在离他家不远处的罗家坡上,尸体俯卧,没有任何的搏斗痕迹。经过现场勘察,在死者不远处发现了一个天然深洞,里面堆积着200多公斤红薯和萝卜,还有柴火、雨衣及用过的柴灰,显然住在洞里的人离开不久。
从现场看,公安人员判断这里就是覃国卿和田玉莲的藏匿地点之一。徐代成砍藤条时误入匪巢而被杀害。
1965年1月,共和国成立已经16个年头了,可顽匪覃国卿、田玉莲还是没有落网。种种迹象证明,这两个顽匪就藏身在大庸、桑植、永顺一带。
1965年1月1日,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刘子云下达剿灭覃国卿的命令。根据命令,吉首军分区副司令罗斌虎迅速到达青安坪,组织大庸、桑植、永顺三地剿匪部队和民兵、群众等近万人,对覃国卿、田玉莲有可能藏匿的山林展开全面搜捕。
为了早日抓捕顽匪,16年来,解放军战士先后牺牲了40多名,这次好不容易发现顽匪的踪迹,必须要彻底端掉这个祸害。三县军民齐心协力,趁热打铁,不消灭顽匪绝不收兵。
1965年3月23日下午4时许,桑植县利福塔公社棉花垭大队的社员收工回家,49岁的贫农组长余天明和民兵排长余世德发现山岩上的刺丛中有许多刺树被踩过又加以遮掩的痕迹。两人想到最近的匪情,是不是覃国卿?正当寻思着,忽然一股臭味扑鼻而来,前面岩石下有一堆新鲜人粪。两人沿着踩踏痕迹爬上一座两米多高的岩包,果然发现不远的岩石下面有一个男人坐着,一个大肚子的女人躺着,衣衫破烂,身边还放着一杆步枪。这不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覃国卿和田玉莲吗?两人小心地悄悄而退,准备回去报告,孰料行走的响声惊动了覃国卿,他举枪便打。余世德、余天明翻身滚下岩坎,子弹与他俩擦身而过,这才逃过一劫。
覃国卿持枪追赶,余世德和余天明从小在山里长大,爬山越岭速度极快。覃国卿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东躲西藏,体力上已经严重下降,你追我赶中,覃国卿见远处有一男人正背着一捆柴火走路,他便一枪打去,那人当场毙命。这个无辜的人叫余构良,家有60多岁老母亲和5个孩子。
余世德、余天明跑回住地将遇到情况报告了驻棉花垭剿匪小分队。深夜2点40分,剿匪总指挥罗斌虎立即下达作战命令,7000多名公安官兵、民兵、群众围住了打鱼湾一带的大小山头。
3月24日,剿匪部队、民兵和群众数千人围住山头丛林,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上午8时,青安坪田家岗大队民兵排搜索到小缸钵洞前。
“有声音!”走在前头的排长田奇左一声喊,“砰”的一声枪响,田奇左中弹倒在血泊中。
听到枪声和喊声,四周军警和民兵迅速向小缸钵洞靠拢。公安大队3中队副指导员向南书迅速抢前一步,向洞里喊话:“覃国卿,快投降吧,你今天插翅难逃了!”“缴枪不杀!”搜寻队伍也架起喇叭向覃国卿喊话。
洞中传出覃国卿尖细的回声:“解放军,哪个要听你们的话?缴枪不杀骗他妈大脑壳去吧!”“砰砰”几枪,公安少尉谢茂双的军帽被打飞了,向南书胸部连中两弹当场壮烈牺牲。
围洞的军民立即还击。一线指挥员下达命令:“用手榴弹炸!”霎时,轰炸声响遍山谷,硝烟弥漫大地,但洞子被又高又密的树木荆棘覆盖着,手榴弹扔不进。
谢茂双仔细观察了地形后,借着浓烟的掩护,迂回爬到岩包的侧顶,将一颗手榴弹顺着岩槽投进洞内。
覃国卿看到冒着白烟的手榴弹,连忙捡起来想要丢出去,不料手榴弹在他手中爆炸,一头倒在岩石中,左手炸飞了,左脸被炸掉一半,左边胸和脸部血肉模糊。
这时候,隐蔽在附近的解放军战士立即冲锋,数十支枪朝洞内射击。过了一会儿,洞里没有了声音,覃国聊中弹10多发,当场毙命。击毙这个顽匪后,解放军战士发现不远处躺着田玉莲,她早已被手榴弹活活炸死。她的肚子很大,看来确实要生产了;被炸的面目全非的田玉莲,身边还放着一支手枪。显然,这个女土匪也不会束手就擒,一定会操枪抵抗。
战斗结束后,军民在洞内发现石磨、米筛、菜刀、钢锅、铜盘、油筒、盐筒、大米、土碗、瓦坛、烟斗……
1965年3月24日,漏网残存的匪首覃国卿、惯匪田玉莲,虽长期挣扎,活动狡猾诡诈,但也终究逃不脱人民的巨掌,最终被我歼灭,为湘西各族人民铲除了大害。
湘西最后两个匪徒的歼灭,至今已经过去了60年时光。今天的湘西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不忘过去的苦难,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建设好美丽、幸福新湘西。
责编:李颖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